中聚科技:投入600万家当换来“一个小目标”

发布时间:2022年05月19日       来源:长沙晚报 长沙市工信局      阅读:1464次

才名片

    梁瑶,中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任湖南省医疗器械协会副会长、湖南省青年联合会秘书长、湖南省企业和工业经济联合会理事。先后获得湖湘英才、湖南省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长沙市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长沙市C类高层次人才、长沙高新区十佳优秀青年等荣誉,曾获得中国“创青春”创新创业大赛银奖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奖。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静 实习生 陈德钰
  在长沙高新区一处工地上,占地4万平方米的中聚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正在抓紧施工建设中。“建成达产后预计年综合产值16.8亿元,创业就业岗位1200多个。”梁瑶对公司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从成立之初的4个人到如今120多名员工,从600万元启动资金到如今年销售额破亿元,从单纯为了“试一试”到如今获批湖南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从不懂技术、不懂生产、不懂市场的“85后”女青年到如今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领头羊”,梁瑶和中聚科技一同走过的8年是成果丰硕的8年。
  从6栋6楼走出创业第一步
  2008年,外语专业毕业的梁瑶进入长沙一家知名药企从事翻译工作。很快,表现出色的她被调到总裁办,负责政府事务和药物临床审批等工作。
  2014年,这家药企准备上市,梁瑶作为公司高管原本可以享受到丰厚的股权激励。但就在这个时候,梁瑶提出了辞职,准备创业。尽管当时公司老板提出了挽留,尽管家人提出反对,希望她能有更多精力照顾家庭和孩子,但从小发奋读书改变命运的梁瑶,不甘心。
  “总是要试试才知道自己行不行。”梁瑶想要证明自己,更不想放弃眼前的机遇。
  原来,彼时长沙某高校专家团队正在探寻铥激光技术应用于肿瘤切除术的可能性,而湘雅医院的专家教授对此项技术高度认可,前沿技术和临床应用之间,差了科研成果转化的关键一步。“我愿意搭建起打通科研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桥梁’。”梁瑶说,这项技术一旦应用到临床医学,将填补湖南省激光创新医疗设备的空白,也将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梁瑶拿出了自己当时的全部家当600万元,义无反顾地注册了公司。
  不过从专家团队研发的激光器,到制造一部可以真正用于临床的医疗设备,这条科研攻关的路并不好走。“就像只有一个发动机,却要造出一辆能在路上奔驰的整车一样,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梁瑶说,最首要的是组建一个有医疗设备研发经验的团队,经人介绍她认识了上海交大的徐剑秋教授。
  徐教授拥有自己的实验室和团队,无疑是梁瑶最期待的人选。但对于在该领域早已功成名就的徐教授而言,刚刚注册没有任何技术背景的中聚科技,并非心中所选。“我早有心理准备。”梁瑶没有丝毫退却,最终以“九顾”上海的诚意感动了徐教授,成功签订了合作协议。
  “对于实体创业而言,600万元太不经花了,那时候真恨不得一分钱掰做两半花。”所以,当长沙高新区给出了办公场地三年免租金的“双创”扶持优惠政策后,梁瑶感到极其温暖,“真的是太及时、太有用了。”
  一层楼,1000多平方米,中聚科技成为长沙高新区芯城科技园首家进驻的企业。虽然目前公司已搬走,但梁瑶仍然记得,那里的6栋6楼,是中聚科技走出创业第一步的地方。
  创业“打怪”直至销售额破亿元
  在梁瑶看来,创业就像“打怪兽”,要迎难而上才能打过一关又一关。
  一台医疗器械面市需要先研发样机,送到专业机构进行检测,拿到检测报告后还要申请临床批文,获得批文后需要在医院临床验证3年,如此才真正具备申请国家药监局注册资格。“从激光器到整机面向市场,要花费整整5年时间,而5年时间里要经历很多变数。”梁瑶说,最痛苦的莫过于眼看着科研进度在推动,但自己已经没有更多的流动资金可以投入。
  公司运营1年多以后,600万元花得一分不剩。梁瑶开始打起了自家别墅的主意。“如果最终失败了,大不了就是用别墅抵债,那我再从头开始工作赚钱就好了。”梁瑶没有丝毫犹豫,她用价值千万元的别墅抵押贷款900万元,让公司得以继续运转。
  与此同时,梁瑶还代表公司参加了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一开始是为了奖金去的,后来发现这是推荐公司品牌的很好的平台。”创业,把梁瑶这样一个原本低调的“85后”女子硬生生逼向了各类比赛舞台的中央。
  赛场上,公司的技术研发得到认可,梁瑶本人也得到了认可。“政府扶持的是资金,认可更是一种力量。”梁瑶介绍,参加各类创业大赛获得的奖金,不仅解了公司燃眉之急,也让中聚品牌被业内熟知。
  “别人都说我内心强大,但其实也不是没有放弃过。”梁瑶爽朗一笑。原来,当公司一切步入正轨的关键时刻,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公司发展的节奏。
  梁瑶有了创业以来第一次“放弃”的念头,准备2000万元卖掉公司。“当时有老板想要收购公司,其实也是看中了我们的技术,但他提出的协议不包括债权,所以卖掉公司之后我将一无所有回到原点。”签协议的前一个晚上,梁瑶转辗反侧。
  第二天一早,梁瑶给对方打电话:公司不卖了。咬着牙也要继续“打怪兽”。所幸,熬过日出前的至暗时刻,光明总会来临。
  在公司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公司自主研发的超声设备成功面市,逐步走向各大综合医院及社区基层医院,掺铥光纤激光手术治疗机和超脉冲铥光纤激光碎石治疗系统,也顺利通过检验审批。
  同时,公司研发生产的一次性使用输尿管镜、膀胱镜及内窥镜取石篮、非血管腔道导丝等配套耗材也陆续面向市场,赢得了各大医院和患者的肯定,公司年销售收入从2000多万元一路“破亿”。
  中聚科技欢迎有志之士加入
  “目前公司不再是求生存,而是求发展。”梁瑶介绍,随着公司经营规模扩大,基于公司战略发展需要,2021年公司旗下成立了湖南中聚内窥镜有限公司,主营内窥镜软硬镜主机及适应于泌尿外科、肝胆外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等多类内窥镜耗材。
  子公司的成立,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整合利用医疗行业资源,另一方面可完善自身产业结构,保证企业稳定发展,增加新的盈利产品,为公司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预计2022年内窥镜子公司将实现主研产品销售收入1亿元。
  “公司现在处于飞速发展当中,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空间。”梁瑶介绍,作为湖南省唯一一家研制超声和激光Ⅲ类医疗器械的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公司已经完成了第一轮融资,并在筹备第二轮融资。
  “公司目前办公地点在长沙高新区金鹰文化创意园3栋,1至3层为研发生产区域,4楼为行政办公区域,但已经不能满足公司生产需求了。”梁瑶介绍,公司已经启动建设中聚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预计明年年底建成。
  中聚科技始终坚持科研是第一生产力,目前公司员工120人,其中研发团队人员近40名,公司近三年研发投入经费超过2000万元。“公司未来产品开发将持续聚焦激光设备、超声设备和内窥镜系列三大板块,其中内窥镜方面我们致力于成为全国内窥镜品类最齐全的研发生产单位。”梁瑶介绍,公司未来发展离不开人才。
  近日,梁瑶正在对接一个科研、管理、经营能力非常完备的人才团队,她说,长沙人才政策“升级版45条”以及长沙高新区“千博万硕”引才工程将成为公司吸纳人才的“加分项”。
  “除了政策加持,当前长沙高新区已经集聚了圣湘生物、三诺生物等一批生物医药企业,也很适合生物医药相关人才在此创业就业。”梁瑶说,中聚科技欢迎有志之士的加入,一同为长沙生物医药产业链的发展贡献力量。
  人才政策点击
  日前,长沙发布《长沙市争创国家吸引集聚人才平台若干政策(试行)》(长沙人才政策“升级版45条”),从全球招揽顶尖英才、创新树培产业帅才、广泛集聚青年俊才、培育壮大技能匠才、加强创新创业支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优化人才服务保障等7个方面,提出45条具体措施。比如,明确大力实施科学家引航、高精尖人才领跑、紧缺急需人才集聚和民生事业人才支撑等四大工程,面向全球招揽顶尖英才。其中对引进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院士等一流科学家和创新团队实行“一事一议”,最高给予1亿元综合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