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未来走势:Z字形经济增长轨迹

发布时间:2015年07月15日       来源:      阅读:722次

   Z或许是世界上成功追赶经济体的一种普遍规律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增速下行趋势压力很大。继2014年我国GDP增长速度放缓至7.4%后,在多项政策刺激的作用下,2015年一季度,GDP增速没有抬头迹象,仍然进一步放缓至7%,创了历史最低。实际上,此轮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始于2012年,已进入到一个7%左右的中高速的新平台。

  我们预计,我国经济未来走势既非L,也非U,很可能是Z字形。1978年改革开放至2011年,是一个10%左右的高速增长平台;2012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进入到6%—7%的中高增速平台期,这个平台期或维持二三十年。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新常态。这个新常态非常关键,能否有持续稳定的6%—7%的中高速增长,是决定我国是否能够成功越过中等收入陷阱、进入发达国家的关键。再后,我国经济增速可能会与美日等众多发达国家一样,再下一个平台,进一步下降到3%左右,比人口自然增长率略高,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大工业化时期正常的增长速度。

  战后成功越过中等收入陷阱、进入发达国家的世界十三个追赶经济体,如日本、亚洲四小龙等,都是经过了这样的Z字形的增长历程。先是高速增长平台,然后是中高速增长平台,再然后是回归到人类社会大工业化时期正常增长平台。从这些国家经济增长的轨迹看,以上推测或许就是一个经济规律,我国或许也没有例外。

  为什么说我国经济增速不会是L,也不会是U呢?我国经济增速只是下了一个台阶,并不是要硬着陆,所以不是L。我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因素并没有完全消失,我国经济柔性强、回旋余地大,我国仍然处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即使是6%—7%的经济增长速度,也仍然是世界上可观的增长速度。我们仍然要对未来经济发展充满信心。

  我国经济增速也不是U。我国经济增速进入到6%—7%的中高速增长平台是长期的趋势。即使是短期受政策刺激作用,如坊间众多专家预言今年底明年初经济重拾升势那样,我国经济或许能够重新抬头。但期望回到10%的高速度,已然不大可能。这是因为我国经济增速平台下移是结构性的,不是周期性的。

  决定经济增长有两个因素:一是劳动力,二是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取决于体制改革与开放、结构转型升级、技术创造创新等,是一个可以通过努力改变的量,但一如世界其它成功追赶经济体一样,制约我国经济增长平台下移最大的因素是人口红利消失。其一,长期的计划生育政策已让我国出现了人口洼地、劳动力洼地;其二,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已进入下半场,农业已没有多少剩余劳动力向工业转移,刘易斯拐点已至;其三,劳动力价格在上升,因为劳动者收入是经济增长的目的,这是不可逆的。我国已经有步入老龄化社会的迹象。日美等国家之所以长期增长放缓,最主要的原因也是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不足引起的。只不过我国存在未富先老的现象,压力更大而已。

  认识到当前我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新常态,是极为重要的。这样我们才能头脑清醒,追求平稳增长,不拔苗助长。我们坚持按中高速增长新常态思维考虑问题,才会有更多的回旋余地。

  当然,即使是中高速的新常态,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也需要进行艰苦的努力。这就是上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部分。我们无法改变人口红利消失的趋势,但我们能够通过改革、结构调整、“走出去”等举措,提高劳动生产率。

  近期影响经济增长的若干重要因素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分化调整中,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新主体正在加快孕育,经济的新动力在加快成长。当然,转型非一日之功,漫长而艰巨。在这个过程中,尤须保持信心和定力,面对风险挑战迎难而上,不断释放中国经济潜在的活力和动力,才能真正实现行稳致远。

  1.“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出口增速都有放缓的迹象

  上半年经济增速持续放缓。传统的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出口增速都有放缓的迹象,这是导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主要原因。当前看,消费仍难担当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重任。今年1—5月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4%,其中5月份仅增长10.1%,处于200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5月CPI涨幅回落,且连续9个月维持在“1%时代”,维持着低通胀,同时,低通胀又给低利率提供了空间。

  在最近的PMI指数上,出现了利好的征兆。根据5月经济数据显示,我国官方及汇丰的PMI数据齐齐上升,成为经济回暖的信号。近期国内投资和消费需求都有一定程度的企稳回升迹象,工业生产增长略有加快。

  在政策上,整体环境“宽松”。今年以来稳增长力度不断加大,形成了以基建投资托底、推进消费升级、重大战略部署为三条主线的稳增长策略。据统计,截至6月10日,今年发改委共批复34项基建项目,投资额逾7200亿元。在基建投资审批和新开工项目加速的同时,国务院要求加快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鼓励推广PPP的很多公共服务领域,如能源、交通运输、水利等,这些都有助于维持基建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充分发挥投资的经济引擎作用。

  同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成为2015年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抓手。现在全国31个省级地方都推出了自己的“一带一路”发展计划,这些计划的背后都会配套大量的项目。

  2.房地产市场局部回暖

  今年初,房地产市场延续之前低迷走势,一季度房地产投资增速下滑至8.5%,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几近减半,房地产拖累经济之势依然显著。3月份之后,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楼市新政,随着新政实施,4月开始,房地产市场回暖迹象逐渐显现。

  3月30日,五部委联合发布楼市新政,对二套房首付比例及二手房税费做出调整,楼市“组合拳”正式出台;4月9日,上海公积金中心也紧跟着对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上限和二手房贷款年限做出利好调整。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5年4月20日起下调各类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目前,降息、调供应与促需求并举,降首付与减税齐发,利好政策频出。

  房地产政策持续宽松的背后,是房地产之于宏观经济的地位被重新定义,而且一系列楼市托举政策,让房地产市场在刚刚过去的5月明显回暖。不管从销售面积、数量还是价格来看,房地产逆转节点的确有所凸显。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上涨15%,销售额大涨24.3%,房地产投资也完成8623亿元,增长2.4%,环比提高1.9%。前5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额为2.44亿元,增长3.1%,而1—4月份是下降3.1%。这也是2014年年初以来首次正增长。

  虽然政策向好、楼市回暖、预期逆转、开发商悬着的心也逐渐放下,但库存高位的三四线城市仍然未见明显好转。

  3.结构调整稳步推进,亮点颇多

  在经济“稳”步前进中,产业结构调整不失为重头戏之一。昔日我国经历第一次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使得第二产业超越第一产业成为GDP的支柱。如今,第三产业强势崛起,经济的主力正在进行新一轮交接,经济增长的模式正在由“工业+投资”转向“服务+消费”。

  在经济结构方面,第三产业?穴主要是服务业?雪增长速度一直相对稳定,而第二产业?穴主要是制造业?雪波动较大。第三产业产值份额逐步从2010年的43.2%升至2014年的48.2%。在今年一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1.6%。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转换对劳动力市场具有显著意义。具体而言,由于服务业一般都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因此随着整体经济的逐步放缓,此类结构调整将会创造就业,帮助稳定劳动力市场。

  政府宏观政策的另一个主要目标是让家庭收入增长不低于整体经济增速,逐渐使国民收入的较大比例流入家庭部门。从这点而言,近期发展符合政府目标: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5216元,同比名义增长11.1%,跑赢GDP。此外,一些高科技产业、符合调结构转方式方向的新兴产品增长更快。

  从这些点滴“亮点”来看,中国经济尽管增速不如从前,但结构调整稳步推进,经济增长质量显著提高,这说明中国经济行稳致远的能力增强了。

  4.国企改革“骨头”难啃,进程在加快

  众所周知,国企改革既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也是难啃的“硬骨头”。

  今年上半年国企改革进程明显加快。今年1月19日,国企改革总体方案进入到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上会讨论程序。5月16日,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召开,公布了国务院批转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201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意见》首次对国资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文件的内容作了明确规定,清晰地呈现了国资国企改革新阶段的相关内容。

  6月5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意见》,划定国企改革的底线、明确了改革要遵循的原则,体现“稳妥改革,保障先行”的意图,这有利于保证国企改革顺利进行。

  国家税务总局近日又发布公告,明确四类集团内居民企业之间按照账面净值划转股权或资产的行为,暂不确认股权或资产转让所得,享受递延纳税优惠政策,同时降低集团企业内部交易的税收成本,进一步支持企业资源整合和做大做强,这项措施被认为是给国企改革清障、减负。

  与此同时,地方国企改革也在稳步推进,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一线城市的国企改革意见相继出台。此外,中国南北车的合并也是上半年国企改革最为火爆的话题。

  5.置换债券化解地方债债务风险进行时

  近两年来,地方政府债务一直被认为是中国当前面临的多重经济风险中最重要的风险点之一。中国地方债存量已经不小,其风险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更显突出。上半年,中国政府用地方债置换降低了地方政府的利息负担,让地方政府腾出手脚可以投入落实积极财政政策的具体行动中去,有利于稳增长。

  审计署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全国各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达20.7万亿元,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则有10.8万亿元。今年3月12日,财政部发文确认置换1万亿元地方债,置换债券由地方政府自发自还,并且必须用于今年到期的债务。尽管财政部之前就提出了发行1万亿元的地方债来置换地方政府到期存量债务的政策,以便为地方政府融资,但由于地方债的收益率偏低、市场热情不高,所以推进相当缓慢。5月12日,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发布了定向发行地方债方案。随后,在5月18日,2015年江苏省政府置换地方债发行完成招标,标志着2015年首单万亿元地方债置换大戏就此拉开帷幕。

  据统计,5月18日以来,14个地方政府发行了20批次的地方政府债券,总额4919亿元。5月份发行了1341亿元,6月份前两周发行了3578亿元,远超国债发行量月均不到2000亿元的规模。

  在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地方财政收入增速持续放缓的形势下,发行地方债券置换存量债务,有利于保障在建项目融资和资金链不断裂,腾出部分资金支持重点项目建设,既促进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又有利于化解财政金融风险。

附件: